查单词
查 询
拨镫法
拨镫法
表記
规范字(简化字):
拨镫法
(中国大陆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)
傳統字:
[[]]
(中国大陆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)
国字标准字体:
[[]]
(台湾)
香港标准字形:
[[]]
(香港、澳门)
拼音:
国语/普通话
汉语拼音
bōdèngfǎ
意味
书法用语。 指作字运笔的方法。各家解说不同,大致可分三说:
唐 林韫 《拨镫序》:“鐙,马鐙也,盖以笔管著中指、无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,笔皆直则虎口间圆如马鐙也。足踏马鐙浅则易转运,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转动矣。”
《说郛》卷二九引 宋 陈宾 《桃源手听·书法》“ 钱邓州 若水 尝言,古之善书,鲜有得笔法者, 唐 陆希声 得之,凡五字,擫、押、鉤、格、枑,用笔双鉤,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,谓之拨鐙法。”
明 杨慎 《拨镫法》:“鐙,古灯字,拨鐙、画沙、悬针、垂露,皆諭言。拨鐙如挑灯,不急不徐也。”
関連語
近義詞
:
反義詞
:
派生詞
:
同音詞(現代標準漢語)
:
関連語
:
常見詞語搭配
:
翻譯
翻譯
德语:[[]]
英语:[[]]
西班牙语:[[]]
葡萄牙语:[[]]
法语:[[]]
意大利语:[[]]
俄语:кит. каллигр. управление стременем (название приёма в
кит.
каллиграфии)
日语:[[]]
韩语:[[]]
越南语:[[]]
拨镫法
拨镫法
表記
拼音:
意味
书法用语。 指作字运笔的方法。各家解说不同,大致可分三说:
関連語
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