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单词
查 询
挑釁
【ちょうちぬ】
挑釁
表記
规范字(简化字):
挑衅
(中国大陆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)
傳統字:
挑釁
(中国大陆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)
国字标准字体:
挑釁
(台湾)
香港标准字形:
挑釁
(香港、澳门)
拼音:
国语/普通话
汉语拼音
tiǎo
xìn
注音符号
ㄊㄧㄠˇ
ㄒㄧㄣˋ
国际音标
/
tʰi̯ɑʊ̯²¹⁴⁻²¹¹ ɕin⁵¹
/
通用拼音
tiǎo sìn
粤语
(
广州话
)
粤拼
tiu1 yan6
耶鲁拼音
t
ī
u yahn
国际音标
/
tʰiːu
⁵⁵
jɐn²²
/
广州话拼音
tiu¹ yen⁶
黄锡凌拼音
ˈtiu _yan
意味
挑起事端,企圖引起爭鬥。
明·沈德符《萬曆野獲編》:“曾以聞之夏貴溪,夏大喜,因議舉兵出搜,如呂謀。分宜以挑釁起禍,間之世宗,兩公俱死西市。”
明·華陽散人《鴛鴦針》:“老父臨行謂學生曰:‘鄉人有心挑釁久矣,你此行若中進士,他就中止;若不中進士,恐有不能忘情者。你須努力博個進士,以慰父望。今日軺發之日,即汝父睜眸之日也。’”
明·陳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貧道二人乃東海蓬萊島煉氣散人孫德、徐仁是也。方纔我兄弟偶爾閑遊湖海,從此經過,因見姜文煥欲進此關,往孟津會合天下諸侯,以伐當今天子;此是姜尚大逆不道,以惶惑之言挑釁天下諸侯,致生民塗炭,海宇騰沸。此天下之叛臣,人人得而誅之者也。”
清·羅惇曧《中俄伊犁交涉始末》:“西洋撓我政權,東洋思啟封疆,今俄人又故挑釁端,若更忍之讓之,從此各國相逼而來,至於忍無可忍,讓無可讓,又將奈何?”
清·羅惇曧《拳變餘聞》:“甚有謂二十日洋人攻擊大沽炮臺,系裕祿令拳匪攻紫竹林,先行挑釁等語。此說或者眾怨攸歸,未可盡信。而誑報軍情,竟與提督董福祥詐稱使館洋人焚殺盡淨,如出一轍。”
蔣中正《蘇俄在中國》:“所以他在我們革命軍進入黃河流域的山東省區時,他就藉口保僑,出兵青島、濟南,無端挑釁,橫阻我軍北進。後來我們國民革命軍,竟於當年收復整個東北,完全統一了中國,這是他們所夢想不到的。”
黃文博 等《南瀛探索》:“1636年以前,蔴荳社附近已有些中國人居住,對荷蘭人也相當瞭解,荷蘭人甚至認為,蔴荳社人對荷蘭的挑釁,是因中國人的煽動。”
翻譯
翻譯
德语:provozieren
英语:to provoke, to aggress, to give offense, to instigate
西班牙语:provocación, provocar
葡萄牙语:provocar, provocação
法语:provoquer
意大利语:provocazione
俄语:провоцировать конфликт, вызывать ссору (военное столкновение); провокационный, вызывающий; провокация
日语:挑発(する).因縁をつける.けんかを売る.戦争をしかける.
韩语:(생트집(生―)을 잡아) 도전(挑戰)(하다). 도발(挑發)(하다).
越南语:khích (激), gây sự (―事), gây hấn (―釁), xúi giục
相关/近似词汇:
釁
搞
扫二维码关注日语微信公众号:
① 收听查询单词的发音
② 收听日语每日一句
③ 日语汉字转假名
④ 和30万小伙伴一起学日语
⑤ 语音翻译
⑥ 图片翻译
挑釁
挑釁
表記
拼音:
意味
翻譯